讓“限塑令”真正發(fā)揮作用
塑料袋是人們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其帶來的污染也不容小覷。為此,中國從近10年前就頒布“限塑令”。然而,近年來隨著外賣、快遞等新興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白色垃圾污染有抬頭趨勢。
近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調整“限塑令”,研究制定在電商、快遞、外賣等行業(yè)率先限制一系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裝使用的實施方案。國家郵政局等10部門也聯合發(fā)文,推進快遞業(yè)綠色包裝,提出到2020年,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提高到50%。這意味著,“限塑令”將迎來加碼落實的新時期。
“限塑令”是《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的簡稱。該通知由國務院辦公廳于2007年12月發(fā)布,規(guī)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應該說,在“限塑令”實施初期,其在限制塑料袋使用、遏制白色污染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有統(tǒng)計顯示,自“限塑令”實施至2015年,中國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累計減少塑料購物袋140萬噸左右。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快遞、外賣等行業(yè)逐漸火爆,“限塑令”的效果開始逐漸弱化。統(tǒng)計顯示,2016年,中國僅快遞業(yè)塑料袋使用量就達到147億個。今年“雙11”的包裹量預計將達15億個,其中絕大多數含有塑料袋。另外,根據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提供的數據,三大外賣平臺全國日訂單量約在2000萬單。若按照每單外賣使用1個塑料袋、2個外賣餐盒、1雙一次性筷子計算,則三大外賣平臺每天消耗2000多萬個塑料袋、4000多萬個外賣餐盒以及2000多萬雙一次性筷子。
“限塑令”難以限制塑料袋的使用,其實原因很簡單。首先,“限塑令”只是“限”而不是“禁”,同時,“限”的范圍有限、處罰力度不明確等也影響了政策的執(zhí)行效果。其次,“限塑令”涉及政府多個部門,權責不明的結果往往造成“九龍治水”,導致“限塑令”難以真正落實。同時,市場上目前的可降解塑料袋成本較高,公眾環(huán)保意識沒有明顯提升,都加劇了問題的惡化。
正是著眼于目前“限塑令”的困境,國家發(fā)改委、國家郵政局等多個部門近日開始研究將“限塑令”的實施范圍進一步擴大,這是一個好跡象。需要注意的是,根據“限塑令”實施以來的經驗和教訓,實施范圍的擴大也意味著監(jiān)管任務更為艱巨。如何解決好多頭監(jiān)管等舊問題,同時研究快遞、外賣限塑后帶來的新課題,這是對政府各部門提出的新考驗。
從根本上講,政府對于塑料袋的限產、限售、限用等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督檢查都不應缺位。這需要政府盡快建立一套既能限制塑料購物袋生產,又能控制其使用量的長效約束機制,以確保各項監(jiān)管措施落實到位。
- 關于2023年“中秋、國慶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9-09
- 關于2023年“端午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6-13
- 關于2023年“勞動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4-14
- 關于2023年“清明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4-03
- 關于2023年“春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1-17
- 關于2023年“元旦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12-28
- 關于2022年“國慶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9-26
- 關于2022年“中秋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