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全球八成自來水遭塑料纖維污染
外媒稱,新研究發(fā)現(xiàn)全球各地的自來水都存在微塑料污染物。這一發(fā)現(xiàn)促使科學家們呼吁,研究人員應立即對該問題造成的健康影響展開調查。
據(jù)英國《衛(wèi)報》網站9月6日報道,在美國奧普傳媒集團進行的調查中,科學家們對全球十幾個國家的自來水樣本進行分析。他們發(fā)現(xiàn),總的說來有83%的自來水樣本被塑料纖維污染。
美國的自來水污染率最高,達到94%。從美國國會大廈、美國環(huán)境保護局總部、紐約特朗普大樓等地取樣的自來水中都含有塑料纖維。污染率緊隨美國之后的是黎巴嫩和印度。
包括英國、德國和法國在內的歐洲國家的污染率最低,但仍達72%。每500毫升自來水樣本里的塑料纖維平均含量從美國的4.8到歐洲國家的1.9不等。
這一最新分析結果顯示,塑料微粒對全球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是普遍存在的。此前的研究主要側重于海洋里的塑料污染,那些研究表明人們在進食被污染的海產品時會將塑料微粒吃到肚子里。
紐約州立大學弗里多尼亞分校的微塑料專家謝麗·梅森表示:“從觀察野生動物,到研究塑料對它們的影響,我們在這些方面已經收集到足夠多令人擔憂的數(shù)據(jù)。如果這些塑料微粒會影響野生動物,那么誰能保證它們就不會影響我們呢?”梅森為奧普傳媒集團的這項調查監(jiān)督數(shù)據(jù)分析工作。
愛爾蘭也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次獨立的小型調查,并于今年6月公布了調查結果。研究在不少自來水和井水樣本中發(fā)現(xiàn)了微塑料污染物。
負責愛爾蘭這項研究的高威梅雅理工學院的安妮·瑪麗·馬洪博士說:“如果水中含有塑料纖維的話,那么也可能存在我們無法測量的塑料納米微粒。一旦塑料以納米粒子的形式存在,就可以穿透細胞,也就意味著它們可以穿透器官,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奧普傳媒集團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了大小超過2.5微米(1微米=1000納米)的塑料顆粒。
塑料微粒還會吸引下水道里的細菌。馬洪說:“一些研究表明,在污水處理廠的下游地帶,塑料微粒上的有害病原體更多。”
奧普傳媒集團的研究測試了159份自來水樣本,并使用標準技術將其他來源對自來水造成的污染排除在外。實驗是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進行的。自來水樣本來自全球各地,包括烏干達、厄瓜多爾和印度尼西亞。
- 關于2023年“中秋、國慶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9-09
- 關于2023年“端午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6-13
- 關于2023年“勞動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4-14
- 關于2023年“清明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4-03
- 關于2023年“春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1-17
- 關于2023年“元旦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12-28
- 關于2022年“國慶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9-26
- 關于2022年“中秋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