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規(guī)模生產的新型降溫塑料問世 關鍵是價格低
節(jié)能
低碳
高效
綠色
環(huán)保
降溫材料
華裔教授
楊榮貴
尹曉波
不用插電,不用燒油,自己就能降溫;不把負擔轉嫁給地球上任何別的東西,直接把多余的熱量送到外太空;同時節(jié)能、低碳、高效、綠色、環(huán)保……這款理想的降溫材料并不是想象出來的,而是由兩名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工作的華裔教授——楊榮貴和尹曉波完成的發(fā)明,該研究成果已經(jīng)在《科學》雜志上發(fā)表。
這種材料是真正可以大規(guī)模生產的廉價材料。從微觀上看,這種新材料是由許多直徑在8微米左右的小玻璃珠子隨機地鑲嵌在透明塑料中制成的。普通的塑料、普通的小玻璃珠,組合起來卻是一種室溫輻射的“黑體”。
這個黑體薄膜材料可以以遠紅外電磁波的形式向外輻射能量從而達到降溫的效果。而且,這種材料發(fā)射的電磁波波長是8~14微米。對這個波長的能量,地球的大氣層幾乎沒有任何阻力。也就是說,這些被發(fā)射的熱量幾乎不被大氣層通過反射、吸收和散射等方式“轉換消化”掉,而是直接穿過大氣層,進入外太空,一去不復返。
形象地說,這種“塑料”是我們居住的室溫環(huán)境和外太空零下270℃的極冷環(huán)境的能量輸送通道,可以源源不斷地把地球上利用不了的熱量輸送出去。
如果在材料的背面再鍍一層納米級別的金屬膜,降溫效果會更好,不僅可以把熱量送走,還可以反射太陽光,阻止需要降溫的物體因為吸收陽光而變熱。實驗顯示,這種材料在中午陽光直射下最高可達93W/平方米的輻射冷卻功率,可以輕松讓與它接觸的物體降溫10~16 ℃。
地球變暖一直是人類面對的一個共同課題。這種利用外太空零下270℃的冷源的新技術是解決地球變暖問題的一個新的探索方向。教授們目前正在努力,爭取將該材料早日商業(yè)化,讓更多人享受到它的好處,早日減緩地球變暖的趨勢。
注:部分數(shù)據(j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參考
推薦資訊
- 關于2023年“中秋、國慶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9-09
- 關于2023年“端午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6-13
- 關于2023年“勞動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4-14
- 關于2023年“清明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4-03
- 關于2023年“春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1-17
- 關于2023年“元旦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12-28
- 關于2022年“國慶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9-26
- 關于2022年“中秋節(jié)”休市安排的通知
來源:海西塑料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