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煤化工資產的重組工作依舊在進行之中。此前,有消息稱,重組工作有望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但此后并未如期完成。
大唐煤化工內部人士對記者透露,重組工作完成的時間表應該是在春節(jié)前,也就是2015年2月19日前。
早在2014年7月8日,大唐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大唐發(fā)電公告稱,該公司與國新公司簽署了《煤化工及相關項目重組框架協議》,擬就公司煤化工板塊及相關項目進行重組。
根據協議,此次重組涉及的項目幾乎完全覆蓋了大唐能源化工的所有資產。主要包括:內蒙古大唐多倫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大唐國際克什克騰煤制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遼寧大唐國際阜新煤制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大唐呼倫貝爾化肥有限公司、內蒙古大唐國際錫林浩特礦業(yè)有限公司以及相關的配套和關聯項目。
大唐能源化工組建于2008年12月,是負責大唐煤化工板塊前期、基建、生產、經營任務的專業(yè)管理公司和法人實體,公司總投資規(guī)模約1000億元。
該公司旗下擁有過國家發(fā)改委批準的兩個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以及多倫46萬噸煤制烯烴工業(yè)化示范項目等,下轄13個基層企業(yè)。其中,多倫和克旗項目被認為是大唐煤化工板塊資產的“中流砥柱”。
在確定要將煤化工資產進行剝離后,大唐發(fā)電曾先后接觸的潛在買家既包括像神華這樣的央企,也包括有相關業(yè)務的民營企業(yè)。例如,中國慶華能源集團和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均已有煤制氣項目在建。
但對于大唐的煤化工業(yè)務的高負債,大多數企業(yè)均望而卻步。中報顯示,2014年上半年,大唐發(fā)電煤化工板塊虧損13.67億元,同比擴大1.65倍,資產負債率高達84.69%。
最終,大唐發(fā)電選擇了與國新公司牽手重組旗下煤化工資產。大唐能源化工內部人士稱,國新公司參與進來肯定僅僅是過渡,最終還是要有人接盤的。
資料顯示,國新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22日,其主要任務是“配合國資委推進中央企業(yè)重組”,“接收、整合中央企業(yè)整體上市后存續(xù)企業(yè)資產及其他非主業(yè)資產”,“參與中央企業(yè)上市、非上市股份制改革”。
但至于誰最終來接盤至今依舊是個未知數,原因便是大唐煤化工資產的負債過高。
截至2014年上半年,大唐發(fā)電煤化工業(yè)務板塊總資產達751.25億元,負債總額則高達636.21億元,其規(guī)模占到公司總負債的4成之多。
國家審計署去年6月份發(fā)布的一項審計報告就顯示,至2012年底,大唐多倫煤化工項目實際投資額已超概算61.79億元,且項目延期投產后仍未達預期指標。
正由于大唐煤化工資產的資產狀況不理想,重組的焦點主要在于資產的估值方面。去年9月底,大唐發(fā)電高層與國新公司領導進行過一次談判,主要的焦點是估值問題。
事實上,作為國內最成功的煤化工企業(yè),神華集團是對大唐煤化工資產最感興趣的企業(yè)。大唐煤化工內部人士透露,神華最終能否接盤,主要還是取決于估值問題。